•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百果王”的百味人生

  • 发布时间:2020-08-12 04:14 | 作者: | 来源:永州信息港 | 浏览次数:
  •   在冷水滩区黄阳司镇天里坪村有一位“百果王”,名叫罗锡惠。身在市级贫困村的他,近年来在扶贫工作队的帮扶下,于2017年实现了脱贫。但“不太安分”的他不满足于时下的温饱,2017年他在村里承包土地开始鼓捣种养业,起初养了几千只土鸡和鸭子,随后又将村里抛荒的水田流转过来种植水稻、玉米、油菜,并注册成立了永州锡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去年他又承包了近300亩荒山、旱土种植水果,当起了农场主,成为村里的创业致富能人。

      “来来来,快请坐,先吃点我们自家地里种的西瓜,可甜了!”记者一行来到罗锡惠家中时,他的妻子把刚切好的西瓜端上来,又去厨房忙活了。这栋一层楼的平房是罗锡惠夫妇去上海前建的,回来创业几年每天在田间地头忙活也未重整装修。门前开阔的前坪和鱼塘里散养着数千只鸡鸭鹅,笔直的道路直通山里果园。

      罗锡惠与妻子钟金娥在上海务工30余年,挖下水道、建马路、进工厂、食堂烧饭……夫妻二人都做过。但因为罗锡惠打小腿脚不便,夫妻二人务工收入微薄,这些年来为了治罗锡惠的腿脚问题更是掏空了家底。2014年,经过民主评议和公示公告,罗锡惠一家被列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2017年,罗锡惠因腿脚病痛加剧,加上在外承包农场租用的土地几度征地拆迁,让他始终有一种外乡漂泊的游离感,无奈之下,夫妻二人从上海返乡。看着家门口荒废多年的土地,罗锡惠突然萌生了搞种养业办家庭农场的想法。

      说干就干,罗锡惠夫妇筹措资金在自家门口的池塘里养了1200只鸭子。

      “那时候,我们每天起早贪黑,精心饲养。鸭子养到四五斤大,可以卖出的时候,却因为没有给鸭子打疫苗,感染了急性霍乱,死了700多只,几个月的辛勤劳动最终打了水漂。”钟金娥说。

      虽然遇到了挫折,但罗锡惠夫妇没有气馁、没有放弃,而是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反思自己技术上的不足,找村里的养殖大户请教处理方法。弄清楚问题后,他们重整旗鼓,又养了几千只土鸡和鸭子。

      “为了解决养殖中遇到的问题,我们买来大量专业书籍和上网查询,自学养殖知识,还多次到外地的养殖场学习专业养殖技术。”罗锡惠告诉记者。通过自己的努力,罗锡惠的养殖技术进步飞速,对养鸡鸭开始从陌生到熟悉,从熟练到精通,养殖场的运营也渐渐步入正轨。

      这时,不甘现状的罗锡惠又瞄上了村里抛荒的水田。

      “我们村里有很多水田、山地没人种植,放在那里长草,我是农民出身,看不得这么好的土地荒废,我想流转过来种植水稻、玉米、油菜、果树等。”确定了想法后,罗锡惠找到村委会承包土地,并注册成立了永州锡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2018年,他承包了村里300余亩荒山并全部种上了樱桃、黄桃、香雪梨、夏橙、沃柑、金钱桔、脐橙、美国甜橙等水果。2019年,他又承包了100余亩水田种植水稻。到今年,永州锡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养殖土鸡、土鸭、土鹅超过一万只,水稻种植面积400余亩,果园种植面积275亩,还有100多亩土地等待扩种,罗锡惠成了远近闻名的“农场主”。

      农场扩大经营时,罗锡惠总是优先流转贫困户的土地;农场用工时,他总是优先录用贫困户,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罗锡惠与周边28户贫困户签订了合同,农忙时在农场里做事的民工最高峰可达50余人,每年支出的劳务工资达20多万。

      “我家里四口人要吃饭,在罗老板这里做事,除草挖地施肥浇水,月收入3000多,可以养活一家人了。”周何秀今年67岁,老伴已经75岁高龄,丧失了劳动力,儿子残疾只有一只脚,去年还得了脑癌,做手术花了9万多,膝下还有两个孙子要养,生活压力巨大。能在这里做事,周何秀对罗锡惠感激万分。

      看到罗锡惠在种养殖业做得风生水起,有几家邻居也萌生了养鸡的打算,他们跑过来打听养鸡的事,罗锡惠不仅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的养殖经验分享给大家,给农户培育鸡苗,还非常热情地提供定点养殖与收购服务,在他的带动下,周边村的特色养殖户达200余 户。

      “接下来我打算把周边的道路修好,环境搞好,开办农家乐,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罗锡惠立志在家乡干一份“大事业”,发展壮大乡村经济,带领乡亲们富裕起来。(永州日报记者 王晶)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