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迫成为诗人,屈原为何能影响湖湘乃至中国文化?

  • 发布时间:2020-10-02 00:56 | 作者: | 来源:永州信息港 | 浏览次数:
  •   湘 伴 导 读

      端午节,楚人屈原被后人不停提起的日子,大概没有哪天比这天更多。

    屈原画像   屈原,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诗留名青史的人,开创了中国文学的浪漫主义传统。屈原在汨罗江畔的沉江之举,留给人们万世悲怆,也让端午节成为一个民族文化的载体。

      你太熟悉他的名字,但你真的懂得他吗?

      端午节前夕,湖南省作协副主席、湖南日报《湘江周刊》主编龚旭东以《“香草美人”屈原:中国文脉之根 湖湘精神之魂》为题,在长沙图书馆开讲。

      “屈原是被迫成为诗人的,但他的诗歌是史无前例的,他诗里涉及的那些词:求索,沧浪之水,香草,天问,沉江……都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母题。”龚旭东说,屈原与湖南掰不开、扯不脱。“屈原求道、履道、殉道的敢死精神对湖湘精神的影响尤为强烈,铸就了湖南人文化性格、湖湘精神的底色。”

      如何读懂屈原?屈原为什么与湖南有如此深刻的联系?湘伴君整理龚旭东先生的讲座精华,与君共享。

      不得志的祭祀官,将天地神鬼人融入诗歌

      爱国诗人,是许多人谈及屈原时,脑海里首先浮现的定义。这也是历朝历代人们赋予屈原的重要定位。

      屈原的诗歌充满着缤纷的想象,他是我国第一位以诗歌创作留名青史的人。但成为诗人,并不是屈原想要的,而是不得已而为之。屈原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无法实现,只好通过诗歌抒发内心的苦闷。

    屈子祠   要了解屈原,读懂屈原,必须要从他的诗歌开始。不过对于大众来说,他的诗句是比较艰涩的。

      难在哪里?随手翻阅屈原的诗作《离骚》《九歌》《天问》等便知。

      屈原的诗歌颇具个人特色,天、地、神、鬼、人,在他的诗歌中广泛出现。在人们眼里,这些想象太天马行空了,离现实生活太远了。但如果你熟悉屈原的出身,了解他的生活,知道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你就会知道:屈原的诗歌里描述的天地神鬼人,是有实实在在的现实生活来源的。

      众所周知,屈原是楚国的皇族,他曾负责楚国的祭祀,他对上古巫史传统的了解超过一般人。因此,他的创作可以理解为,一个负责祭祀的专业人士,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融入了诗歌创作。

      巫史文化,在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都具有悠久的传统。在上古时期,部落的精神领袖即是巫,很多部落巫和王是合一的。但到了屈原生活的时代,这一传统发生了变化,中国历史正从巫政合一向王政为尊的时代过渡。屈原的不被重用和放逐,不仅仅是他与楚怀王的政见不合,也与巫史文化的这种变化有很深的关系,屈原精神的痛苦与诗歌创作也与此密切关联。这里,我们用的是“放逐”,而不是“被流放”。因为,屈原的“流放”与后来朝代所说的“流放”不一样,楚王不用他以后,他自我放逐的意识很浓。

      浓郁的巫史文化,使得许多人难以理解屈原的诗歌,不少人在屈原诗歌的门外徘徊不前。但感觉屈原,一定要读其原著。怎么办呢?可以选择带注释或赏析的屈原作品书籍阅读,比如商务印书馆出版、周啸天主编的《诗经楚辞鉴赏辞典》,原作、释读都有,比较方便读者阅读理解。当然,能够进一步阅读姜书阁等楚辞研究大家的书籍就能够更深入地进入屈原的人生和诗歌境界里去。读懂屈原原作后,你体会到的那种美,不是一般文学作品可以比拟的。感知到屈原诗歌的美,你会更有兴趣深入了解他,进而更加懂得他的价值和精神。

      《九歌》,战前鼓舞士气的祭祀词

      楚怀王时,秦国惧楚、齐联合,派张仪到楚国,以商於之地六百里诱惑楚怀王和齐国绝交,过后却说只听说给地六里。公元前312年春,楚怀王愤怒伐秦,却遭遇大败。同年秋天,楚怀王调集全国军队,准备再次大战秦军。

      在古代,国家发动战争之前要祭祀天地神灵,祈求庇佑胜利,鼓舞士气。据屈原研究专家孙作云先生考证,《九歌》是前312年秋天蓝田大战之前,屈原为国家祭祀创作的歌词。创作《九歌》时,屈原还未放逐,可以说,这是他作为主管祭祀的官员履行岗位职责创作的作品。

      屈原《九歌》的标题,有人认为是袭用了古题。在我国神话传说中,有一种远古歌曲叫《九歌》。屈原曾在《离骚》中写过“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也在《天问》中提及“启棘宾商,《九辩》《九歌》”,这些都是说在夏朝就有《九歌》了。屈原创作的《九歌》,被后世认为是根据江南民间祭祀的乐歌经加工创作而成的,他在其中颂扬了众多的神,如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等。

      在今天的湖南梅山文化地区如新化、安化等,以及湘西一带,还有傩戏表演,这些傩戏中可以看到古代祭祀的痕迹。我们可以把傩戏与《九歌》做一个对比。

    傩戏   傩戏在演出之前,要把神请到演出现场来,这是迎神。神来了以后,要歌颂他、亲近他,甚至讨好他,也就是娱神;然后把自己的愿望表达出来,祈求神帮助解决。仪式结束后,要送神。这样的结构和过程与《九歌》很相似。

      《九歌》首先歌颂东皇太一(天神之至尊者),《东皇太一》是迎神曲。然后,歌颂了云中君(云霓之神)、大司命(主夭亡寿命的神)、少司命(主子嗣出生的神)、东君(太阳神)等天神,湘君与湘夫人(湘水之神)、河伯(黄河之神)、山鬼(巫山之神)等地望神,以及国殇(祭祀为国牺牲的将士),最后的《礼魂》是送神曲。

      值得一提的是,《九歌》的河伯,特指黄河之神。按照礼法,黄河不在楚国境内,不是其祭祀对象。《左传》记载,一次楚昭王生病,占卜显示要祭祀黄河之神才会康复,被楚昭王断然拒绝,因为不符合祭祀辖地地望神的礼法。孔子听闻后称赞说,楚昭王是懂得道的人,他能守住国家不亡是有原因的。

      为什么《九歌》里要祭祀河伯呢?因为屈原创作《九歌》时,楚国正与秦国作战,楚国的军队要到秦国境内去,因此要祭祀河伯,祈求他保佑。

      祭祀山鬼(特指巫山之神)也是同样的理由。秦国扣押楚怀王的时候曾提出楚国割让黔中郡(包括湘西里耶一带)给秦国,这里正是秦国从四川地区进入湖北湖南的要道。

      中国文化的母题,湖湘精神的底色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今人提及屈原,这句诗总会脱口而出。

      屈原诗歌里,有大悲喜,有大超然,有大欢喜,也有大绝望。这样的品格是中国南方大地的山川花草孕育生长出来的,与北方和《诗经》中的世界完全不一样。

      我们知道,在屈原的诗歌里,多次出现湖南的地名和事物。

      如“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沅有芷兮澧有兰,思公子兮未敢言”“九嶷缤兮并迎,灵之来兮如云”“浩浩沅湘,分流汩兮”“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入溆浦余儃徊兮,迷不知吾所如”……这里面就有洞庭湖、湘江、沅江、澧水,还有九嶷山及枉渚、辰阳、溆浦。

    洞庭湖   湖湘大地的自然和文化,让屈原的创作具有真正的原创性。这种原创性,让他之后的中国文化染上了他的底色和文化基因。他成为后人文化血脉里的基本记忆,每个有精神追求的人都绕不开屈原。

      屈原的诗歌里,有几个关键词:求索,沧浪之水,香草美人,天问,沉江。从某种程度上讲,屈原留下的这几个词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和中国文化绕不开的母题和意象。

      不过要注意的是,如今我们理解的屈原,并不一定是他的本来面貌或本意。因为屈原去世后的很多年,其作品是不被重视、甚至被湮没了的。直到西汉,贾谊、司马迁等开始重新整理、阐释屈原及其作品。但贾谊司马迁之后的汉代人解读的屈原对中国产生了2000多年的实际的影响,我把这称为“屈原的实际影响”。

      上天入地求索的极致化想象和表达,展现了屈原的求道之切,开创了中国文学的浪漫传统。

      沧浪之水的清浊,写出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两种出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香草美人,是进入屈原的重要角度。前者指自己的品格,后者多比喻理想的君王,这两个词的特点是品质的高洁,代表忠贞之气。这是屈原诗歌里面最重要的内容和情绪表达之一,也是他最重要的追求。

      屈原的《天问》,问了170多个问题,涉及天文、地理、神话传说、历史文化等多个方面,且十分具体。比如“昼夜明明暗暗,为什么这样变更?”“后羿求得良药,何以不严加保藏?”看起来很杂乱。屈原问了这么多,最终是在问一个哲学问题:我是谁?我从何而来?我往何处去?

      最后是关于屈原汨罗沉江。注意是沉江,而不是投江。沉江是怀抱着大石头投江,体现了一种必死的决心。屈原的死,是不苟且,是殉道之心,殉道之志。屈原求道、履道、殉道的这种敢死精神,对湖湘精神的影响尤为强烈,塑造了湖南人文化性格、湖湘精神的底色。湖南人性格的一大特点是倔强,这种倔强是有信念的倔强,不是一味鲁莽的倔强。王夫之、曾国藩、谭嗣同、蔡锷、黄兴……他们的倔强都是源于坚持自己坚信的道、实践自己坚信的道。这都是源自于屈原的精神。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