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中南大学与江华2018年签订了1000万元的购销...

  • 发布时间:2019-05-05 11:37 | 作者: | 来源:永州信息港 | 浏览次数:
  •    “我们中南大学与江华2018年签订了1000万元的购销合作协议,目前学校教工食堂等渠道从江华购买的有机大米、蔬菜及水果等达560万元,通过电商平台帮助江华销售各种农副产品达520余万元,通过这种‘消费扶贫’的方式,有效地催生了贫困户发展产业增收脱贫的内生动力,同时也促进了江华的脱贫攻坚和整县摘帽!”1月20日,中南大学自动化学院党委副书记,驻江华扶贫工作队队长黎胤满脸笑容地向笔者介绍。中南大学“联姻”江华扶贫后,将“消费扶贫”作为扶贫模式创新项目,其成功实践走在了全省前列。    “大家好,这里是江华新三农有限公司瑶山猕猴桃现场直播地。我们正在开摘下树,大家看,这瑶山猕猴桃黄肉红心,又甜又嫩,施的是有机肥,原生态无公害。”去年8月,江华产业扶贫项目之一——瑶山猕猴桃开园网络直播销售在该县小圩壮族乡陈家村基地举行。在直播销售现场,近300亩约12万斤瑶山猕猴桃陆续下树,顺风大当家、江华大管家通过电商平台,用网络直播的方式帮助江华新三农有限公司销售推广瑶山猕猴桃。不到半天就销售了2000多件10000多斤瑶山猕猴桃。这是该县通过“互联网+”推进“消费扶贫”的一个场景。    近年来,江华坚持“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思路,根据江华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大力推进“四个三”产业扶贫工程,着重扶持引导贫困村发展“优质水果、食用菌、生猪、茶叶、制香、旅游”等特色优势产业,形成了“规模企业进园区,小微企业进乡村,农业产业建基地,旅游产业谋全域”的产业扶贫模式。要求每个村每年流转山地300亩以上。通过推进土地流转,引导、鼓励贫困户与企业、专业合作社、能人大户等经济组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采取“直接帮扶、委托帮扶、股份合作”等方式发展产业,实现稳定增收。2016年以来引进和培育390多家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流转山地16万余亩,建立了一批“万字号”果茶产业扶贫示范基地,带动2万多个贫困人口与扶贫经济组织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发展产业。同时,还安排了6300多个文化程度低、务工技能低,能够从事简单农活的50岁以上贫困劳动力家门口务工。    为帮助贫困户解决销售难题、增收脱贫,江华县委积极倡议社会各界人士主动跟进,积极参与消费扶贫,有效地催生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有力地助推了整县脱贫摘帽。江华抢抓被列为 “中国社会扶贫网”试点县机遇,按照“12345”工作模式,精心组织,大力推进,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走在了全国前列。目前,全县贫困户注册率达100%,爱心人士注册3万人,发起贫困需求2.37万余条,成功对接1.49万余条,对接成功率63%;爱心捐赠7158个,成功对接4387个,对接成功率61%。通过线上线下对接,共筹集各类爱心资金2500万元、爱心物资800万元、为贫困群众提供4800多个就业岗位,得到帮扶的贫困群众达2.2万人次。注册用户数、需求发布数和爱心对接成功率在全国领先。社会扶贫网试点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被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称赞是全国“短跑冠军”,并寄希望为全国的“长跑标兵”。 2016年,全国“互联网+”社会扶贫工作现场推进会在江华召开。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