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开生面的“移动思政课” 岳麓书院大思政课堂开课

  • 发布时间:2023-10-18 00:29 | 作者: | 来源:永州信息港 | 浏览次数:
  •   时值深秋,在古朴的岳麓书院内,一堂别开生面的“移动思政课”正在上演。10月14日,岳麓书院大思政课堂正式开课,来自中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的青年学子们走进岳麓书院,探寻湖湘文化和红色文化,激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青年担当。

      “岳麓书院建于公元976年……”,在岳麓书院历史陈列厅,讲解员生动地讲起了岳麓书院的历史变迁,学子们听得入迷,纷纷驻足拍照。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大一新生张曦同学感慨道:“我是黑龙江人,这是我第一次来岳麓书院,没想到它弦歌千年不辍,还培养出了很多教科书上见到的历史伟人。作为湖南高校学子,我觉得很骄傲,也深感肩上责任重大。”

      在岳麓书院讲堂,讲堂内摆放着两把太师椅和一张茶几,背后墙上是整幅张栻起草的《岳麓书院记》,头顶匾额上有四个大字:道南正脉。“当年朱熹、张栻曾在此论道,站在这里,仿佛感受到了当年‘朱张会讲’的盛况,作为新时代的学子,我们要继承发扬经世致用的湖湘精神,努力学习,将来做新时代的建设者。”中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大一新生潘文德说。

      讲坛前高悬的“实事求是”匾额,吸引着青年大学生们驻足深思。20世纪初,青年毛泽东曾寄居岳麓书院,从他的寓所推开窗,就能看到讲堂檐前那块“实事求是”的匾额。“实事求是”也成为他日后寻求改造中国与世界的思想武器。“再次站在这块匾额下,我对‘实事求是’有了更深的理解,不论是学习还是以后的工作,我都将努力做到将理论联系实际。”湖南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大三学生闫思彤说。

      当天,青年学子们还观看了《于斯为盛》思政大课。他们聚精会神,认真聆听,时而低头沉思,时而低声交流,在中国新时代10年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中深刻感知蕴含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情理。

      据悉,岳麓书院大思政课堂由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和湖南大学共同打造,湖南大学具体组织实施,聚焦岳麓书院与“两个结合”的育人资源,面向全省高校和青年大学生,构建每日一批学生研学、每月一次专家会讲、每年一次领导授课的大思政课体系,切实增强思政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

      湖南大学党委书记邓卫表示,打造面向全省高校和大学生的大思政课堂,就是要把思政“小课堂”搬进社会、历史和现实的“大课堂”之中,“学校将持续扎实做好岳麓书院的保护利用,切实在推动全省大思政课高质量建设上担使命、立标杆。”

      让岳麓书院成为生动课堂,把岳麓书院办成一个“活”的书院。接下来,岳麓书院大思政课堂将每天组织100名大学生走进岳麓书院,将理论教学与实践研学相结合,紧密联系湖湘文化演进脉络和新时代伟大变革,让思政教育能够真正地入眼、入耳、入脑、入心,引导青年大学生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走好人生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聪明才智。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