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南教书育人新楷模丨陈腊梅:“逆行者”的幸福人生

  • 发布时间:2020-09-05 02:09 | 作者: | 来源:永州信息港 | 浏览次数:
  • 8月26日,陈腊梅在上课。通讯员 摄

      科教新报记者 王燕

      名片

      陈腊梅,女, 1969年出生,娄底新化人,现任教于新化县琅塘镇苏溪湖实验中学。她数次放弃进城机会,扎根偏远乡村教书育人,其教学工作和所带的班级,在乡镇、全县的评比中多次名列前茅。2020年,荣获首届“湖南省教书育人楷模”称号。

      一条乡村公路,绕过连绵巍峨的大山,将我们引向新化县琅塘镇苏溪湖实验中学。这所位于新化县境西北角的乡村学校,一脚跨三县,与安化、溆浦接壤,从新化县城坐车要近3个小时才能到达。陈腊梅就在这里任教。

      1987年7月,陈腊梅18岁,即将从新化中等师范学校毕业,被学校作为优秀毕业生推荐到了一所县城学校。可她的心,依然在那个让她魂牵梦绕的乡村学校。

      “我想回乡。”拿着留城任教推荐表和厚厚的一叠荣誉证书,陈腊梅对县教育局领导说。领导很惊讶:“留在城里不好吗?”陈腊梅眼神坚定:“城里很好,但是乡村更需要专业的老师。”

    陈腊梅家访 通讯员 摄

      陈腊梅如愿回到了自己母校新化县琅塘镇太平中学(现琅塘镇中心学校)。她一头扎进了教学和班主任工作中:不管酷暑寒冬,她总是第一个出现在教室门口,等待孩子们进教室上早自习;晚自习过后,她还要走进学生寝室,和学生谈谈心,为孩子们关好窗户;课余,她做家访、与家长沟通,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我们非常信任她,所以每次分配工作时,大家不敢接手的棘手班级,都成了她的。”新化县琅塘镇原太平中学校长伍建军介绍,“她带的班级年年被评为学校‘先进班集体’,成绩优秀率、巩固率、合格率总是全镇最高。”

      陈腊梅到了该出嫁的年纪,亲友热心为她介绍了一个对象。小伙子样貌帅气、家庭条件好、为人谦逊,但要求她放弃乡村教师岗位,改行进城。陈腊梅的拒绝又让亲友吃了一惊。

      最终,陈腊梅和志同道合的同校数学老师伍震凡走到了一起。他们以校为家,在班级隔壁腾出一间狭窄的杂物间住下。夫妻俩白天上课,晚上就在杂物间改作业,备课,辅导学生。经常累得精疲力尽,两人却很开心:“只要孩子们有进步,就值。”

      2018年,陈老师两口子来到更偏远的苏溪湖实验中学。学校没房子,他们只好住在太平中学附近的家里。“每天早晨6∶40前就到了校,晚上10:00离校后,还开着摩托车在学校附近转两圈才回家,说是怕学生晚自习在外逗留遇到坏人。” 苏溪湖实验中学门卫周师傅最清楚他们的行程。

      1999年,陈腊梅的一名师范校友被“挖”进了县城学校。进城前,他找到陈腊梅说:“学校也想邀请你们两口子过去。”亲友劝她:“你不为自己想,为儿子的教育着想,还是进城好啊。” 陈腊梅不为所动。

      有人说陈腊梅一生都在“逆行”——别人在奋力进城,而她却在不断走向乡村的最深处。

      如果说教师是蜡烛,那陈老师就是乡村孩子的那束光。今年1月,陈腊梅曾经的学生、桥梁设计师刘甜甜将陈腊梅请到了自己的婚礼现场。“陈妈妈,您是我的恩师,更是我的亲人。”婚礼上,刘甜甜和老师的故事,惹得现场不少宾客落泪。

    陈腊梅接送孩子 通讯员 摄

      时间回转到2000年秋季。新学期开学两天了,班上的贫困学生刘甜甜还没来报到。陈腊梅十分担心,课后立即去家访。原来刘甜甜的父亲被诊断为胃癌晚期,刘甜甜无奈辍学。陈腊梅一口承诺:“甜甜所有的学杂费、生活费我来负责。”后来,刘甜甜升到新化四中读高中,又是陈腊梅找到校领导帮他减免了一半的学费。在陈腊梅的一路呵护下,刘甜甜考取了重点大学。婚礼上,刘甜甜哽咽着回忆说:“我们一家并不知晓家境同样清贫的陈老师自己也身患重病,每天需要高额的治疗费来治病。”

      2007年初,陈腊梅的病被确诊为子宫内膜癌。半年内,两次手术、4次化疗,她头发掉光了,体重也从60公斤骤降到40公斤。第二年,当得知自己所带的班级成绩滑坡,学生有厌学情绪时,她不顾家人和同事的劝阻,跑到学校恳求校长,让她重回讲台。

      “她说成绩不算她的,工资她也不要。”校长伍建军很担心陈腊梅的身体,但面对陈腊梅的恳求又不忍拒绝。

      上天对她不公,她报以微笑。2008年春天,陈腊梅神采飞扬地站上了令她魂牵梦萦的讲台。除了她头上那顶浓密的假发,没有一个学生看出她刚经历过生死。

      “只要我走上三尺讲台,面对我的学生时,困难、病痛折磨,一切都烟消云散。我会一直站到最后,在大山里守着我的这些孩子们。”陈腊梅说。

      记者手记

      因为热爱,所以幸福

      王燕

      初见陈腊梅时,她衣着简朴,面容有些憔悴,十分平凡。然而,在采访过程中,我被她的奉献精神和对学生的爱所深深打动。她语言质朴、平静祥和,脸上洋溢着快乐的微笑,谁能看得出,她是一名每天必须依靠药物方可维持生命的病患呢?

      为了大山里的孩子,她在乡村认真坚守了33年,改变了许许多多人的命运。然而她说,“成为一名乡村教师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这个身份让我觉得自己有价值,我感到无比幸福。”

      一份工作,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再有成就,也不会觉得幸福。坚守在大山腹地,从18岁的青春年华到如今年过半百,陈腊梅把一批批学生送出了大山,“乡村教师”这个称呼对她来说,不是单纯的工作,而是梦想、信念、情怀以及爱。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