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替长辈借款做担保,侄子赔钱还被拘留 法官提醒:担保负连带保证责任,签字需谨慎

  • 发布时间:2020-07-24 10:00 | 作者: | 来源:永州信息港 | 浏览次数:
  • “吃了这次亏,我以后再也不会给人做担保了。”12月16日,说起保证人的经历,彭珊(化名)直呼教训太深刻。作为侄子,他替长辈的30万借款做担保。最后,他不仅承担了还款义务,还因为这次的担保被司法拘留了。

    签了个名,他赔了钱还被拘留

    2014年6月9日,彭某彬因资金周转向申请人蔡老板借款300000元并出具了借据、约定了利息,作为侄子的彭珊提供保证。

    之后,蔡老板多次找彭某彬催要借款,彭某彬归还了部分借款,剩余一部分尚未归还。蔡老板无奈之下将彭某彬、彭珊诉至法院,法院经审理并作出判决,由彭某彬偿还蔡老板借款本金及利息,并由彭珊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判决生效后,因彭某彬、彭珊在规定期限内未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义务。

    2018年5月16日,蔡老板向益阳南县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向被执行人送达了执行通知书。2018年8月23日,因彭珊拒不履行法院生效法律文书所确定的义务,法院于当日对其采取了司法拘留措施。

    随后,彭珊经多方筹钱并积极与申请人蔡老板协商,双方达成执行和解。

    法官提醒:担保有风险,签字需谨慎

    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保证分为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两种方式。一般保证是指保证人仅对债务人不能履行的债务承担补充责任的保证。连带责任保证是指保证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与债务人承担连带责任的保证。债务履行期届满,债权人在保证范围内,既可以向债务人求偿,也可以向保证人求偿。一般情况下,应当明确约定保证方式,如果担保人在签订合约的时候没有做出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均推定为连带保证责任。

    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并不知道担保的法律意义及可能会承担的法律后果,简单地认为只是在借据或借款合同上签个字,自己并没有用钱更不需要还钱,盲目为他人提供担保,因此近年来法院受理的执行案件中,有不少由担保人承担清偿责任的案件。法官建议,在为别人提供担保时,应当事先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明确担保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明确担保方式并充分了解借款人的经济状况,毕竟担保有风险,必须要谨慎。

    ■通讯员 杨丽 三湘都市报·记者 王智芳

  • 相关内容